行测考试中,篇章阅读题因篇幅长、题型杂,往往让考生在时间分配上感到棘手。合理规划时间,既能保证做题质量,又能避免因超时影响其他题型。观鲁公考在辅导过程中,发现不少考生因时间分配不当导致该部分失分,下面分享几个实用的时间分配方法。
拿到篇章阅读题后,先花30 到 60 秒快速浏览全文。重点看开头段落确定文章主题,扫读每段首句了解段落大意,留意段落间的逻辑关系。比如看到说明文,可预判会涉及概念解释、特征描述等内容;遇到议论文,要抓住论点和论据的分布。
这一步无需逐字精读,目的是建立对文章的整体认知,为后续针对性解题铺垫。若一上来就陷入细节,容易因把握不住主线而反复回读,反而浪费时间。
不同题型的耗时应有所区别。细节查找题可快速定位,每道题控制在40 秒左右。这类题通常能在原文中找到直接对应信息,找到题干关键词后,回到原文定位段落,比对选项即可。
主旨观点题需要梳理段落逻辑,耗时稍长,每道题可分配1 分钟。解题时结合之前浏览时把握的文章主线,分析选项是否贴合文章核心意思,避免被次要信息干扰。
词句理解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,耗时约50 秒。先找到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,观察前后文的解释或举例,再对比选项选出最贴合语境的答案。
每篇篇章阅读题完成后,可预留20 到 30 秒快速检查。重点看是否有漏看的题目,以及标记过的不确定选项。比如对某个选项存疑时,可再用 10 秒回原文核对关键信息,避免因一时疏忽选错答案。
同时,要注意整部分的总时间控制。一般来说,每篇篇章阅读题(含5-6 小题)的总耗时建议在 6-8 分钟。若某篇难度明显较高,可适当延长 30 秒,但需从其他题目中匀回时间,确保行测整体答题节奏不受影响。
行测篇章阅读题的时间分配,核心在于“抓主线、分难易、留缓冲”。通过科学规划,既能提高解题效率,又能保证正确率。观鲁公考认为,时间分配能力需要通过刻意练习培养,平时做题时严格计时,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。